欢迎来到深圳市乐享信息终端有限公司

全国24小时客服热线:400-699-3639
乐享终端:完整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
一、 完整工业体系的价值
1.现代的工业体系中,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,191个中类,525个小类。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,而非高精尖。
2.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,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,191个中类,525个小类,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,联合国产
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。如果一家制造业厂商在中国打半小时电话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,到其他国家可能要半个月才能搞定。接
下来是美国,具体数据以前看过,现在找不到了,不过也应该占有94%左右,然后是俄罗斯,欧盟,日本勉强算的上一个(主要是民用制造业体系)。
3.完整的工业体系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竞争力和国防军事力量。
在对外贸易竞争中,更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,有利于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,加强国内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。由于全球化
的影响,很多原材料、半成品、产等从国外进口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,所以保持一个完全100%的工业显的没有必要,反而会加重产品的成本。这就是除中
国外其它国家工业体系并不绝对完整的原因。
一个100%的工业体系,其最大价值体现在战争中,能够自主生产一切战争产品而不会被外国卡脖子。
在小国和大国的战争中,大国完全可以以少数尖端的产品就消灭小国,但是在大国之间的战争,尖端技术的差距还没大到一方完全无力反抗。所以在这种
时候,能否大批量快速的生产中端武器,比慢慢生产少数昂贵的高端武器更有现实意义,例子可参见德国和苏联的坦克大战。从二战结束以来,世界就是
白人占统治地位,垄断全球最大数量的资源和利润,中国在这个国际体系中,就是一个异类。
共产党有一句话“以斗争求和平,则和平存;以退让求和平,则和平亡”。
中国不但先后和美苏两个发生过军事冲突乃至战争,甚至遇到苏美两国制定共同瓜分中国的情况,所以亡国的危险时刻勒在中国的脖子上,一个绝对完
整,不求外人的工业体系,就成了中国最现实的选择。当然,到现在,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中国的价值还是很大的,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。就
算是各种被人诟病的高精尖产品,中国的技术能力很多也是排在全世界前几名。落后与先进,要看跟谁比,更别说中国技术追赶,并购的速度那么快。为
什么完整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。这是因为,如果工业体系对外依赖,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在冲突中,就有可能受到严重的损害。
二、后进者的隐忍
中国最早的完整工业体系,是在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上建立起来的。这使得,即便中国和苏联、美国同时交恶,本国经济体系也不会崩溃。世界上现
在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,恐怕只有中国、美国、欧盟,俄罗斯比较勉强,日本算半个,受自然资源限制比较严重。其中美国和欧盟最强,基本上各个领域
都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中国在基础材料、精密仪器、电子等方面水平虽然堪用,但确实较差。俄罗斯退化较严重。美国很多东西不生产,并不是它不能
生产。只是生产无利可图。具体的技术,它仍然是有的。必要时刻,美国依然能够恢复相关的生产能力。特别是“巴统”的存在。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武器
禁运。北航买不到正版的Adobe,美国前些日子禁止了英特尔向中国出口XEON处理器。
欧洲人的生活不是凭空出来了,当中国人不能造东西的时候,他们能把五块钱的东西卖成五十块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你一辈子工作,其中百分之八十
是交给了欧美国家养着他们可以休闲度假,可以让他们长着一张没被欺负的脸。
三、 老外也不让卡脖子
2005年西门子并购了一家公司,对于巨头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,12亿欧元的收购案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但是却深刻影响了世界减速机行业的格
局。被收购的公司叫弗兰德,是减速机行业的第一把交椅。被西门子收购后西门子填补了自己在这块的空白。但是对于与西门子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竞争的
GE来说却是个很可怕的事情。尤其是在风电领域,风电主机的关键部位就是减速机,而之前GE主要是跟弗兰德买,而GE和西门子在这个领域是最直接的对
手。 GE最直接的反应是在中国找了一家企业合作,断掉了与弗兰德的合作,因为他们怕西门子在关键时候卡自己的脖子。于是培养了一家中国企业,短短
几年让这家企业从产值从十几亿变成百亿级别,风电主机出货量全球第一。国际巨头都知道被人卡脖子要不得,我就在想,中国这么多产业被中国人攻陷
后发现原来老外赚了这么多钱,这种例子举不胜举的情况下,很多人还是以一种纯真的眼光看待老外,该说傻呢还是天真呢?你以为制造业,是你有钱就
能买来的?是你想买就能买来的?
我想说的是,一种仪器,如果国产没有,那么国外产品会以翻一番的价格卖给你。唯有真正有竞争力的国产产品生产出来,他们的价格才会不约而同
地大幅下降。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高价采购,随时面临技术封锁和禁止出口。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国内庞大的采购需求最后仅仅养肥了
一批买办,而我国工科学生只有顶尖的一批人能够加入国际高精尖企业拿高薪,其他人只能苦逼兮兮的去加入代工厂。
四、真正的共同富裕
1.集成电路行业国产化
无论精密机床、数控机床等基础工业,还是导弹、雷达、舰艇、航空航天等尖端产业,都需要集成电路作为核心。在上世纪80年代初,8086的芯片都
需要进口,那个时候全国才有多少外汇?靠出口纺织品工艺品出口家具之类换回来的外汇,再花高价从国际市场上购买8086/8088这种成本微乎其微的芯
片,而高端芯片动辄遭到巴统的封锁,这种酸爽,简直让人忍无可忍。中科院微电子所、清华微电子所、复旦微电子所等一批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,就是
应对很多国家对中国微电子行业主流制造技术实施的技术封锁。那一阶段,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是开发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。
简而言之,当某微电子所做出了0.6um的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后,我们就会展示给美帝和巴统一个信息:我国已经掌握这项技术,贵国如果继续封锁
0.6um工艺的芯片出口我国,或者卖高价给我国,那么鄙国将用五年时间自行开发并生产,不再进口贵国芯片。于是美帝的行业协会就会游说国会批准开放
此项产品的对华出口。现在中国仍然在进口大量的芯片,但是一方面,中端及以下芯片绝对能够国产,只进口高端芯片。
2.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
跟上国际社会发展的脚步非常困难,中国不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,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上更不能长期受制于人。中国无法从国外买来一个
现代化。(除非13亿人民加班加点种地纺织搞代加工来支撑5千万上等人的现代化生活)轨道交通领域就是一个标准例子。记得到2010年,发改委一共批
了25+10共35个城市50条地铁线路的建设,每条地铁的成本大约为200亿,其中机电设备(机车、轨道、盾构机、接触网、屏蔽门、自动售检票等等)至
少80亿,50条线就是4000亿。
只有形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体系,才能有效降低地铁造价。如果购买全进口设备,机电设备成本至少要上浮50%,而花了这么多钱,有哪些
人得到好处呢?国际产品生产商啊!他们的毛利至少在50%以上,所以产品生产商的工程师才能每周工作5天,每天工作5个小时,一年有一个多月假期,
中国都是商务舱+五星酒店。
产品代理商花了5%的商业成本拿走8%左右的利润,增值税17%(地铁建设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,增值税就是左手倒右手),进口退税,清关报
关什么的,代理商做了4000亿的生意,只留下300亿的利润,仅仅直接创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业岗位。如果实现国产化,4000亿的工业销售额额会养活多
少人?反正华为2013年有2390亿元销售额,有15万员工(华为的员工工资还很高),为华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业也不计其数。4000亿的机电设备
采购直接创造40万人以上的工作岗位,我认为是比较保守的。40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又能带动多大的餐饮娱乐家电汽车住房市场?所以,工业界建立完整
工业体系,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国产化,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。否则只有一小撮人富裕起来。
3.石油化工领域设备国产化
请问:一个百万人口地区的基本生产需要哪些工业?
回答:小煤矿、小钢铁厂、小机械厂、小化肥厂、小水泥厂、小发电厂、小纺织厂、小印刷厂、小食品厂。
其实是1970年国家制订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所提出来的一个方案,具体内容是由中央财政拨出80亿元的专项资金,扶持各省区发展小煤矿、小钢铁
厂、小化肥厂、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等五类工业项目。当时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,对外实际签订的项目共26个,其中投资在10亿元人
民币以上的有辽阳石油化纤总厂(29亿人民币)、武钢的一米七轧机(27.6亿人民币)、大庆化肥厂(日元贷款,汇率调整,投资增加到26.7亿人民
币)、上海石油化工总厂(20亿人民币)、天津石油化纤厂(13.5亿人民币)
注意啊,这是1970年的116.5亿,那时的官方汇率是人民币兑美元是2.46哦!47亿美元哦!1970年外汇储备花得只剩2000万美元,直到1975年才有5
亿美元的外汇储备!!!另外,197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为26亿元,GDP为272亿美元。中国那点外汇,拿来引进乙烯化肥装置都不够,还想要买什么电视
机?
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一览表:
1、齐鲁第二化肥厂 1974年4月开工,1976年7月建成,投资26303万元;
2、四川化工厂 1974年5月开工,1976年12月建成,投资16012万元;
3、 泸州天然气化工厂 1974年4月开工,1977年3月建成,投资20642万元;
4、大庆化肥厂 1974年5月开工,1977年6月建成,投资267447万元;
5、沧州化肥厂 1973年7月开工,1977年12月建成,投资24312万元;
6、辽河化肥厂 1974年6月开工,1977年12月建成,投资34342万元;
7、云南天然气化工厂 1975年1月开工,1977年12月建成,投资18759万元。
8、栖霞山化肥厂 1974年9月开工,1978年10月建成,投资32128万元;
9、安庆化肥厂 1974年3月开工,1978年12月建成,投资40526万元;
10、赤水河天然气化肥厂 1976年1月开工,1978年12月建成,投资17185万元;
11、洞庭氮肥厂 1974年4月开工,1979年7月建成,投资31329万元;
12、湖北化肥厂 1974年10月开工,1979年8月建成,投资29875万元;
13、广州化肥厂 1974年12月开工,1982年10月建成,投资50739万元;
以上13套装置中,除洞氮、安庆、枝江三套装置以石脑油为原料外,其余均以天然气为原料。
以天然气为原料的10套装置主要的技术进口国为美国和荷兰,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凯洛格生产工艺,尿素装置采用荷兰斯塔米卡邦二氧化碳汽提生产工
艺,部分企业采用了日本东洋工程公司的合成氨/尿素工艺。一亩地一年要用10公斤化肥,引进了390万吨化肥生产设备,约能满足2.6亿人的化肥需求。
大家就是靠着当年的引进装备加技术,抽调人力进行攻关,如11万吨乙烯设备攻关,30万吨乙烯设备攻关,大化肥攻关等等。
靠着当年那帮善于借鉴、学习、研究的前辈的努力,一口一口地啃下来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线,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吃饭的问题。别不当回事,没有
这些基础工业体系,光一台低精度的精密车床就能要你300万,高端的还禁运,更别提搞什么螺旋桨、潜艇、大飞机了,到老百姓这里,就一辈子跟绿皮车
打交道吧。
五、丛林社会
举一个例子,2013年,我们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,这家公司债务缠身,假如中国土豪不出手,绝对死的透透的。
即使这样,这笔收购受到了美帝议会的反垄断调查,收购拖延了三个月。而所谓的反垄断,过程中美帝议员真正关心的,并不是垄断,而是我们企业
和中国政府的关系,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军事应用。这家公司的生产技术需要使用0.5毫米厚的卷绕式钢板,当我们国产化之后希望在中国生产时,美国和
日本的供应商都表示不能对中国出口。因为根据巴统规定,这是战略物资对中国禁运。而在我们和宝钢达成一致由宝钢开始生产这种钢板样品6个月后,美
帝果断取消了这种钢板对中国的禁运。
所以为什么要工业化国产化?因为这个世界从过来不是自由市场经济,仍然是典型的丛林法则。任何时候,只有你能造的出来,别人才和你谈自由市
场。当你造不出来,面对的或者是高价倾销,或者是彻底禁运。当然,假如我们的目标不是工业化,仅仅是发展发展服务业,目标是人力和原材料输出国
外加高级产品倾销地,那国产化什么的确实没什么必要。
相关新闻
暂无数据